外贸在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是重要的加速器。重庆外贸“半年报”,可管中窥豹:今年上半年,重庆外贸进出口达到3397.4亿元,外贸规模位居全国第13位。其中,出口增长了2.8%,达到2358.8亿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释放出明确信号:开放的大门还将越开越大。“重庆制造”将迎来新的利好,同时也被寄予新的厚望。今日,一起聚焦。
秀优势!“拳头产品” 出口扩大
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千呼万唤始出来,前两天刚刚进行了首次滑行,预计本月底,能完成整体“跑道校飞”。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年底前,就可以竣工并准备好投用。当中文语境中的“天下”和“九州”,变成了“环球”和“世界”。对外做生意,就要拓展更多元、更立体的新通道。借助大通道,重庆已是“全球第一”笔电生产基地、“全球第二”手机生产基地,中欧班列(成渝)已成为“全国领跑”的钢铁驼队。外向型产业加速发展,拉动重庆外贸加速奔跑。
今年上半年,重庆外贸进出口超过3300亿元,其中机电产品超过2100亿元,重庆的优势产业也成了出口的优势产品,且规模稳步扩大。随着“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打造,重庆制造业的优势,还将不断转化为开放动能。如果把视线拉长,将得到一个更长远的视野:重庆贸易枢纽的轮廓初现,重庆造“拳头产品”或能完成弯道超车、或将扬名立万,外贸也将迎来新的爆发点。
制造业如何升级、怎样发展,外贸是一大风向标。“重庆制造”在今年上半年集体“爆发”,在出口贸易中表现抢眼。全球每生产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是“重庆造”,上半年,重庆“笔电”出口额778亿元,增长4.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另外,作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基地,上半年手机出口额达到213.5亿元,增长35.8%。重庆上半年已重回汽车产量“全国第一城”,“渝车”出口额突破200亿元,增长了34.9%。出口增速,均高出全国同类商品的整体水平。重庆以“机电产品”为“拳头”, 打下了90%的出口份额,打出了一片天地。
制造强!转型升级 拥抱世界
在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又一辆新车稳稳驶下生产线。这是重庆龙头车企“赛力斯”与“华为”联手打造的“问界”。至此,这一年轻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以28个月下线40万辆新车的成绩,刷新了业界‘最快"速度。赛力斯推出的多个爆款“重庆造”,成为销量明星。其中,问界M9蝉联中国50万级豪华车的“销量冠军”。产销两旺的“重庆造”汽车,已成为重庆外贸的拳头产品。汽车产业,几乎也是整个“重庆制造”的写照。熬过转型的“痛”,才能脱胎换骨,站上价值链的更高端。守住自己的优势,还要放大自己的优势,才有可能在更大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一面摆满了摩托车的幕墙走红网络,这些摩托车,是这家重庆企业27年里更迭的心血结晶,其中不少经典款,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的每一步 ,都在集聚更大的发展空间。“重庆制造”在转型升级中,走向世界。全球好物,通过开放大通道直达重庆。往来之间,皆是山河岁月,风云际会。
重庆虽地处西部内陆,但开放的脚步却迈向了前沿。综保区数量:中西部地区第一;开放口岸数量:西部内陆地区第一。这都是外贸的“主力军”。以综保区为例,上半年,占全市进出口的比重超过6成。其中,西永综保区进出口1360.3亿,位列全国综保区第5;两路果园港综保区进出口731亿元,全国第9。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重庆与新兴市场的经贸合作更趋频繁,与东盟的进出口增长了6.3%、与俄罗斯的进出口增长了18.6%、与阿拉伯联盟之间增长了10.3%,与墨西哥的进出口,增长26.8%。
走出去!开放大门 越开越大
在永川综保区,一排排长城汽车整装待发。首创的“分散入区、成套报关”模式,让汽车KD件在综保区灵活通关,可以省掉大约30%的物流成本。而创新的一体化集拼模式,省掉了大量的中间环节,方便汽车KD件到达出口地后,再化零为整、集拼成型。
开放平台、开放口岸,是面向世界的门户,改革与创新在这里鼓吹风口。大风过境,全球的要素资源汇聚而来。以果园港为例,附近已聚集了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重庆的重点产业。通道效应、枢纽效应等多重因素叠加之下,果园港已成为“世界中转站”。
位于大江汇流处的涪陵龙头港,集散周边货物。四川的工业品,在这里直接搭乘铁海联运班列,一周内就能抵达钦州港,比过去节省了一半的时间。降本增效,直接变现为产品的竞争力。打开大门、看世界,靠的是“改革促开放”的高招。拓宽大门、让世界看到,则要靠“开放促改革”的妙手。当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外贸“马车”拉动经济,自然渐入佳境。
开放带来合作共赢。在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葛明看来,重庆外贸“半年报”的背后,正是合作的新机遇、共赢的新空间。他说,重庆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升级,这些优势产品出口为重庆外贸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一系列举措促进外贸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庆品牌,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高了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品牌竞争力和增加值含量。为进一步挖掘重庆进出口潜力,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外贸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加快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绿色贸易、采购贸易、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外贸增规模、优结构、提质量;三是加强重庆与周边区域产业协同,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增强开放通道带动力、开放平台集聚力和开放型经济竞争力。
向“新”图强 向“外”致远
重庆关于外贸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正在把“扩大开放”落到实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随着经贸往来的愈发频繁,更多跨山接海、连通世界的变化,也正在发生。当开放大门越来越大,开放能级越来越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座内陆城市的生长姿态,也将随之改变:因向“新”而图强,因向“外”而致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