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陆海耕耘成大道,双城同心合作向未来。自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实施以来,重庆市渝中区累计引进凯德集团等新资企业50余家,占全市1/3;落地重庆来福士等中新重点项目30余个,中新商业及政府间合作项目投资额占全市20%;累计开展中新合作金融服务项目135个,全市占比超过50%。
近日,渝中区中新项目十周年系列活动首场——“跨越”新渝双边交流会在重庆来福士举行。交流会以大健康产业、绿色产业和数字化产业为主题,齐聚两地政商学界代表,围绕政策协同、投资环境、项目落地等维度对中新合作展开“全景式扫描”,释放出深化合作的积极信号。
发挥核心承载力量制度创新结硕果
▲交流会现场(俞芳 摄)
渝中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邓光怀介绍,新加坡和渝中区都是寸土寸金之地、都得开放风气之先、都是现代产业之城,双方之间缘分深厚。
据悉,渝中作为项目核心承载区,一直是新方企业来渝投资的首选地、开拓西部市场的第一站。渝中已落地重庆来福士、国浩18T等中新重点项目。重庆来福士建成全国唯一市场化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运营中心和中新展厅,打造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移民事务服务创新示范点——重庆来福士移民事务服务站;吸引新加坡企发局、新加坡叶水福集团等9家企业机构入驻办公,集聚世界500强等知名企业50余家,逐步形成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跨国企业区域总部基地。
服务业多个领域合作持续深化。金融领域开放成效显著,探索中新征信跨境数据流动新模式入选重庆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承办第五届中新金融峰会、中新(成渝)金融科技对话会,持续提升渝中国际影响力。信息领域创新成果丰硕,推动重庆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成为全市首批中新数据通道应用园区,支持巴蜀中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开展跨国远程教育合作。商贸文旅合作多点突破,重庆来福士购物中心汇聚小大董西南首店、LEGO直营城市旗舰店等400余家知名品牌,其中首店/旗舰店占比超40%;亮相重庆首届新加坡体验周等深化人文交流;推动首个中新合作高端康养项目宜康百龄帮养老服务中心落户。
通过“点对点”合作,渝中开放平台辐射效应凸显,一批内陆开放制度创新经验涌现:打造西部首个陆海新通道国际消费中心,举办首届西部陆海新通道精品展洽会,设立中西部首个RCEP贸易促进中心,建成西部首个一带一路(重庆)经贸文化交流中心,落地全国首个以乌兹别克斯坦矿产权增资的涉外法律服务案例……为重庆在西部带头开放、带动开放贡献了“渝中样本”。
双城共同绘制多维立体发展新蓝图
▲重庆来福士(渝中区商务委供图)
共同见证中新合作在西部地区的蓬勃发展,现场,多位代表进行主题分享,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解读,再到创新实践,呈现出一幅中新合作的多维立体蓝图。
新加坡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陈知恩看好西部投资环境。他认为,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牢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深化合作的关键支柱。重庆对经济建设的开放态度,让新加坡企业来渝探索商业存在很多机遇。
围绕金融服务、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和商贸文旅等重点领域,以及绿色经济、生物医药、人才教育等主要合作方向,重庆来福士、中新(重庆)国际金融数据港、陆海新通道法律识别及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标志性、辨识度的标杆项目形成了集聚效应。
打造“产城融合”的新加坡式生活范本,凯德发展(中国)重庆来福士项目总经理卢凯向与会代表展示新加坡在华最大单体投资集群的最新成果:重庆来福士涵盖高端住宅、购物中心、办公楼、酒店和服务公寓五大核心业态,探索舱·云端乐园建成多处“西南首个”高空消费场景,并于2024年加入“世界高塔联盟”(WFGT)。
重庆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王强从政策角度解析,表示重庆愿与新加坡企业共享“陆海新通道”扩能升级、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现代服务业开放的三大机遇,为两国企业深化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多创新政策。
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协理副院长谢侑宏则分享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通过教育的引领、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和产业技术转移转化,正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培养和集聚高端人才。
此外,莱佛士医院院长曾宪卓介绍了该集团落地重庆的先进医疗服务。新加坡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助理司长胡英讲解了中新信息通信媒体联合创新发展资金(JIDF)的扶持政策。针对新加坡企业落地重庆的资金进出问题,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行长黄莹介绍了相关服务方案。
深化合作领域打造内陆开放强引擎
▲渝新多个领域深化合作(图源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园)
邓光怀表示,今年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施十周年,中新之间的合作将翻开新的篇章。
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等开放政策叠加优势,充分发挥千亿现代服务产业规模、万亿金融资产的集聚效应,渝中正全面发力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数字经济、大健康、绿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以“新加坡所长+渝中区所能”为合作逻辑,着力构建新的合作,让重庆向西向南开放的窗口更具吸引力、更为国际化,打造内陆开放的强引擎。
金融开放依然是双方合作重点
渝中将联手新加坡合力打造重庆来福士成为中新国际金融产业园和国际总部企业集聚区。该综合体已吸引马士基、三井物产等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借助重庆来福士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产业集聚优势,更多新企将把渝中作为开拓中国西部市场的第一站。
深化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
新加坡拥有在全球领先的“绿色经验”,双方将在绿色交通、绿色商贸等领域探索技术转化与市场应用新路径。渝中今年还将发布行动计划,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产业,着力建设绿色科创体系、培育绿色产业主体、优化绿色空间布局、引育绿色产业人才,全力推动美丽渝中建设。
数字经济产业园锻造更强能级
重庆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已接入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形成以工业软件、区块链、信创产业为核心的“3+X”软件产业发展体系,规上企业营收增速超45%。未来双方将在区块链、工业软件、算力经济、数据跨境等领域碰撞合作新机会。
陆海新通道催生产业园新机遇
重庆陆海国际中心锚定打造陆海新通道立体产业园,将重点引进新加坡的国际物流、国际货代、贸易总部等领域头部企业,以及国际经贸组织、贸易纠纷解决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开拓更多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新商机。
渝中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走深走实,2025年,渝中还将通过打造中新十周年渝中标志性成果、争取更多渝中项目和案例纳入全市重要成果,同时精准对接金融服务、信息通信、商贸文旅、交通物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引领和带动全市服务业全面扩大开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